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3月30日,京东工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美银证券、高盛、海通国际。
这是京东工业继2023年3月、2024年9月分别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后,第三次向港交所上市发起冲刺。
目前,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旗下已拥有京东集团、达达集团、京东健康、京东物流、德邦股份等上市公司。若京东工业此次成功登陆港交所,刘强东的资本版图将再度扩容。
2024年营收204亿元
财务表现持续优化
京东工业成立于2017年7月,是京东集团旗下专注于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业务的子集团。
招股书显示,京东工业是中国领先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公司通过“太璞”这一“数”(数智)“实”(商品)结合的全链路数智化工业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广泛的工业品供应和数智化供应链服务。“太璞”建立在端到端的供应链数智化基础设施之上,涵盖商品、采购、履约及运营。
自2017年起,京东工业布局专注于MRO采购服务的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业务,现已成为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的最大参与者。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交易额计,京东工业排名第一,规模为第二名的近三倍,亦是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最大的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达到4.1%。
2022年至2024年,京东工业营收分别为141.35亿元、173.36亿元、203.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1%;毛利分别为25.4亿元、27.99亿元、33.1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8%、16.1%、16.2%;年度利润扭亏为盈,分别为-12.69亿元、479.9万元、7.62亿元。
据招股书,京东工业主要通过向客户销售工业品及提供相关服务获得收入。2022年至2024年,来自商品销售的收入分别为129亿元、161亿元、192亿元;服务收入保持相对稳定,在12亿元上下浮动。
吸引知名投资机构关注
IPO前估值约67亿美元
回溯来看,2017年7月,京东工业开始作为京东集团的独立业务单位,运营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业务。
近年来,京东工业逐步新增采购平台,并不断扩大上下游商业伙伴合作,与风帆电池、施耐德、长安汽车、富士康、紫金矿业、徐工集团等制造、能源、机械等行业的知名品牌达成合作。
京东工业曾吸引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关注,分别于2020年8月和2023年3月完成了约2.3亿美元A轮融资和3亿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纪源资本、红杉中国和CPE等。B轮融资完成后,京东工业的估值约为67亿美元。2023年3月,京东工业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自此开启分拆上市。
京东工业在招股书中透露,此次IPO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增强公司的工业供应链能力,拓展跨地域业务,还将用于进行潜在的战略投资或收购,以及满足一般公司用途和营运资金需求。
IPO前,京东持股77.32%,红杉中国持股1.37%,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通过Max I&P Limited持股3.68%。
西南证券认为,京东工业所处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行业预计在2022年至2027年期间维持高增长,集中度提升空间大。京东工业全链路、一站式数字化能力有望持续提升行业竞争力。此外,京东集团具备用户、品牌、供应链等优势,京东工业通过京东系供应链、营销、技术、支付等电商基建,能够打造独特优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