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地板龙头大亚圣象(000910.SZ)的市净率只有0.66倍了。
市净率的高低和股票高估和低估存在紧密关系。长期远低于1的市净率往往表明市场对公司资产质量或盈利能力存在担忧。
这两点,大亚圣象都占了。
盈利能力下滑
木地板是大亚圣象的核心业务。2024年公司木地板业务实现收入32.79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的61%;中高密度板实现营收13.7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的26%。
整体业绩上,2024年大亚圣象营收53亿元,同比下滑18%;归属净利润1.39亿元,同比下滑58%,这是公司连续六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也是六年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年。
大亚圣象盈利能力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周期。
木地板作为房地产下游,主要用于建筑物的装修,其市场需求深受房地产周期影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4万亿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4.1%,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11.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5.9%。上游房地产行业投资和销售的下降对下游木地板行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导致木地板行业业务量萎缩,市场竞争加剧。
从行业内部来看,近年来随着国内装饰材料行业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行业产能总体过剩继续,竞争加剧,行业内品牌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日趋激烈,行业洗牌进一步加深。以大亚圣象竞争对手为例,菲林格尔(603226.SH)已连续两年亏损,德尔未来(002631.SZ)则是毛利率年年下滑,净利润率甚至不足1%。
大亚圣象也表示,“2024年受房地产市场行情低迷影响,国内市场需求持续走低,公司地板与人造板产销量均下滑,营业收入出现较大降幅,毛利率下降,此外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对可能发生减值损失的各类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
令人担忧的资产质量
对于资产质量,市场对于大亚圣象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公司近年来多次被证监会关注并收到警示函。2021年底公司因两项违规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一是监事、高级管理人员2019年报酬披露不准确。公司在2019年年报中披露“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情况”时,未包含2019年7月向诸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发放的可转债项目奖金;二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规范,公司费用报销存在报销不及时且跨期核算问题。
2020年9月,因股权转让和解除转让,大亚圣象实际控制人控制公司的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但大亚圣象未按规定履行相应信息披露义务,为此收到江苏证监局警示函。
此外,界面新闻发现,大亚圣象的利息费用较为奇怪。公司的账面资金常年保持在25亿元左右(2024年底账面资金为23.34亿元),现金流优异,资产负债率较低。但令人质疑的是,2024年公司利息费用高达1521万元。作为对比,同行业的菲林格尔账面货币资金为1亿元左右,利息费用保持在100万元左右,远低于大亚圣象。
此外,看起来不缺钱的大亚圣象,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截至2024年底,公司控股股东大亚集团(持有2.54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6.44%)合计质押1.89亿股股份,占其持股比例的74%,占公司总股本的34.5%。Wind数据显示,大亚集团加权平均质押起始日参考价为8.62元/股,大连圣象最新收盘价较此已下跌6.28%,有一定的风险。
账面滞留大量资金、公司市值破净、大股东高比例质押且股价持续下跌,通常来说大亚圣象最好的选择是大比例回购股份,选择相信自己并投资自己,然而公司却“另辟蹊径”,对外投资。
2023年底,大亚圣象公告拟投资21.4亿元新建年产12万吨厚度低于0.5mm铝板带和4万吨电池箔项目,建设周期为20个月。需要指出的是,电池箔下游消费以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数码电子产品三大领域为主,而铝板带主要包括建筑、包装容器、交通运输以及铝箔毛料等,和大亚圣象主营业务没有关联。
对于投资原因,大亚圣象直言“公司木地板和人造板业务的盈利能力逐年下降。本次投资是基于公司内在发展需求及相关产业发展机遇所做出的战略性选择”。
大亚圣象的投资立刻被市场质疑。2024年初深交所发关注函询问公司跨界投资的合理性,甚至直言“是否存在炒概念、蹭热点的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大亚圣象控股股东大亚集团拥有电池箔业务,而大亚圣象电池箔项目建成后会和控股股东发生业务重合从而构成同业竞争。对此,大亚集团表示“在上市公司‘年产4万吨电池箔项目’正式投产前,将本公司涉及的与投资项目相关股权或资产转让给上市公司,或本公司通过其他公平、合理的途径对业务进行调整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大亚集团未来存在将自身资产转让给上市公司并置换出资金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月前,大亚圣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陈钢完成减持计划9万股股份。陈钢是公司董事、财务总监,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大亚圣象最懂做账的人减持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